此菩提场庄严陀罗尼主体之长咒整理时参照了一佛乘所作出的诸本对照,余咒为笔者自行还原整理。
此咒汉传有三个版本,藏传一个版本,整体差别并不大,藏传本中保留了咒语的原始梵名。
四个版本在长咒正咒的前几句咒文的格尾形式有所不同。
不空版和行琳版用的是阳性呼格,法贤版和藏传版用的是阴性呼格,但依据上下文总体来看,阴性呼格应该更符合全咒的形式统一。
所以,最后定稿一律为阴性呼格,两种形式的含义都相同。
所以,可能有人会觉得定稿的梵咒和原咒文古音译有的地方对不上,就是这个原因!
一切以给出的梵咒定稿为准!
咒语梵中对照共有五行,第一行原经中唐音译古字,第二行天城体梵文,第三行罗马拼音之转写,第四行乃今普通话音译,第五行咒义。
第一行原经唐音译请勿念诵,用今普通话念古唐音完全错误。
第二行天城体和第三行罗马拼音仅供专业人员阅读。
持诵者请念诵第四行之普通话音译。嗡om; 忒tei; 嘚dei; 啦ra; 给gei; 晒shei; 宝bou; 尅kei; 赛 sei; C按英文字母念; 下划线者,请连读; 小字轻快读。
第五行咒义仅供参考了解不需读诵,但未必完全准确,请勿吹毛求疵;
歡迎轉發流通!
請勿改動咒語,讓更多的人得到正確的梵音咒本。
如有疑问请咨询我们我们会尽力为您解答!
您的讚賞支持是我們繼續前行動力
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繫
電子郵件信箱: 594154084@qq.com
資料分享QQ群: 881290753
資料下載網站:https://amitamantra.com
資料下載雲端: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V_j3anqAwVVSIE0FYBXnWoz7tciVBdC?usp=shar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