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3

古印度梵語拼讀入門

阿米達南達 陀羅尼秘境花園 2014-01-03 21:55

第二节:梵语 梵字 梵文

“梵语”“梵字”“梵文”这三者在很多以往的汉文资料中,一直都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区分。它们的范围很广,有时不止包括整个古印度大陆的所有语文文字,甚至还会包括西域的各种语言文字,为了能使读者明了这本书的研究范围,所以首先有必要对这三者作出明确的界定。

 梵语:“梵语”较“梵文”和“梵字”的范围广,所以将其界定为包含最广的意义——包括从古代吠陀梵语一直到近代的梵语,以及俗语,雅语和混合梵语,不过“梵语”的重点是偏重于语言学的范畴。而且本身印度大陆的语言就是一种拼音文字,重音不重形,这和咱们中国的象形文字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无论是古印度的梵语还是现代印地语,可以用其他任何一种拼音文字来转写,但单词的意义不会变化,而汉语不能转写,只能翻译,无法转写,因为汉语本身就不是拼音文字。而且梵语与其他的拼音文字不一样的是,它是严格的录音文字,有一个字母,无论元音或者辅音或者符号,都必须要发音,这也为我们学习梵语的发音提供了便利条件。

梵文:这个定义现今只限于雅语这个范畴,并且偏于文法的方面多一些;

梵字:这个定义只限于梵语在各个时期所使用的字体而言。梵字主要从字体、字形角度说的。经历了不同时期从初期的驴唇形文字到后来的婆罗迷文字以及笈多王朝的文字,还有孔雀王朝的文字、唐朝时期印度使用的悉昙体、元朝的城体、后来西藏出现的兰扎体,乌尔都体等等,后两者则是西藏较多使用的梵文字体,但这两种并不是西藏贝叶经最原始记录经文的字体,原本的梵本不是兰扎体,更接近城体。也有资料说,兰扎体和乌尔都体是经过美化的,并不是从印度、尼泊尔带回来的贝叶经上的原始梵文字体。中国唐密使用的字体是悉昙体,后来传到日本,所以唐密或者台湾出的书里面,用的很多的是悉昙体的字体。而现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梵文字体是天城体和罗马拼音或称拉丁转写。天城体的梵文叫做देवनागरीdevanāgarīदेवdeva是天,神的意思,नागरीnāgarī是城市的意思,这个字体是在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字体。这就是梵字经历的几个阶段。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