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寶陀羅尼》與《持世陀羅尼》本是同一咒語,但為何咒語名稱翻譯卻不相同,可能是譯師們所持梵語底本單詞寫法不同所致。《梵和大詞典》中vasu解釋為:財貨、財富、財物、世、寶、天。《梵藏對照辭典》中vasu則解釋為:珍寶、財、財物。這其中只有一個釋義為「世」,世人? 世間? 但不知其因? 但從經文總體可知此咒與財富有關,所以vasu翻譯為"財富"最為妥當,並且在藏傳中也翻譯為"財",並沒有翻譯為"世"。
中國各古譯師們最大的異譯在於單詞vasu後面dhārā和dharā的意譯。dharā是形容詞dhara的陰性形式,表持有擁有具有的意思,放在單詞vasu的後面構成複合詞,表示擁有或者持有財富的意思,在這裡vasudharā則表示持有財富的天女。所以古譯師們將vasudharā譯為"持世",從語法上來說並沒有問題,但對於vasu的意譯有待商酌。而獨不空版中的"雨寶"對應的梵語單詞是vasudhārā,複合詞中vasu後面跟隨的是dhārā,而不是其他譯師版的dharā。在《梵和大詞典》中收錄有dhārā這個詞條,解釋為陰性名詞,激流、洪流、陣雨、驟雨、雨、滴、雨滴、流注、水流。如果dhārā按照名詞來解讀,vasudhārā翻譯為雨寶沒有問題,但按照梵語語法中複合詞順序的話,應該是財寶之流,財富之流的意思,簡稱為"寶雨"更符合語法,亦或譯為財流,寶流更接近單詞原意。而翻譯為「雨寶」,前面的「雨」則變成了動詞形式,為澍降珍寶之義,與原複合詞vasudhārā的詞性和順序不相符,所以這裡如果把dhārā按照名詞"雨流"來理解的話,應譯為"寶雨",而不是"雨寶"!而在藏傳經文中則將vasudhārā譯為ནོར་རྒྱུན་མ།,被近代人漢譯為"財續佛母"或"寶源天女",這裡也是將vasu譯為"財富"的意思,dhārā則翻譯為流,續流的意思,和不空的梵本相同。但也有另外一種解讀,如果vasudhārā中的dhārā一詞是由形容詞dhāra陰性化而來的話,那麼意思就不同了。dhāra和dhara二詞作為複合詞的詞尾表示持有擁有具有之義,那麼vasudhārā就表示擁有持有財富的意思,在此處則表示持有財富的天女。所以複合詞vasudhārā可以有以上兩種解讀,但都是正確的,漢譯名稱則會完全不同。綜上並且縱觀同經異譯本整個經文儀軌之描述,則可看出vasudhārā在咒文中意譯為"持財天女"或者"持財母"更好一些。由此案例可以得出,看似長短音之細微差別,在梵語中則會造成意義上的完全不同,所以持咒不要將長短音混淆!咒語梵中對照共有五行,第一行原經中唐音譯古字,第二行天城體梵文,第三行羅馬拼音之轉寫,第四行乃今普通話音譯,第五行咒義。
第一行原經唐音譯請勿念誦,用今普通話念古唐音完全錯誤。
第二行天城體和第三行羅馬拼音僅供專業人員閱讀。
持誦者請念誦第四行之普通話音譯。 第四行僅供不懂梵語發音者方便使用,所有咒語音譯用字已反覆推敲力求最大程度貼近梵音,但因普通話發音本身之缺陷,無法精確對應所有梵語發音,故如需更精準發音者請認真學習梵語拼讀,不要在音譯用字上糾結!
嗡om; 嘚dei; 啦ra; 給gei;下劃線者請連讀; 小字輕快讀。
第五行咒義僅供參考瞭解,不需讀誦,但未必完全準確,請勿吹毛求疵;
經文略,完整經文詳見文末二維碼或"閱讀原文"下載pdf檔。
歡迎轉發流通!
請勿改動咒語,讓更多的人得到正確的梵音咒本。
如有疑問請諮詢我們我們會盡力為您解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