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譯梵典對譯學術研究室本號僅對中國古代漢譯梵典密教部分陀羅尼作學術對譯考古整理研究,不定時發佈梵漢對譯研究成果,以供後學者們參考和學習之用。不涉及任何宗教宣傳,僅作語言古今對譯學術研究之用!
公众号
咒语古译中红标字为最早敦煌手抄本原缺字后补出者,蓝标字为传抄致错者。敦煌手抄本中原为
,后传抄至今抄错为咶,
原敦煌本中只有两个吽两个泮,传抄至今却多出了一个泮字,已按敦煌原本去除。另外咒语中微咭囉vikira一句,有的版本为微咭囉拏vikiraṇa,两词词义相同。在此咒中,根据上下文都讲得通,但此句前后都是一些动词,所以此处应是微咭囉vikira则更为合理一些。依据秽积金刚咒能找到的最早的敦煌32字手抄本,补足为43字的还原过程请看:古人所称的43字为古音译字数,非是今普通话音译字数。
Ucchuṣma(ud-śuṣma)一词,本意为干燥枯燥干涸之义,但也有另一种理解为水火风等发出嘶嘶声,狂叫的、狂吹的、猛烈的,即表示火的猛烈燃烧状态。此词也是火神agni的一个异名,因为是一词多义,且属于形象用词,不太好直译其意,所以古译师们都只作了音译而没有意译,如今仍旧无法意译,就依然保持音译吧!敦煌手抄本记载的是
“秽积”而非“秽迹”
此43字秽积金刚咒语中出现了本尊的名字mahābala大力(大威力)一词和ucchuṣma(乌芻澁摩,乌刍瑟摩)一词,但在咒语中没有任何秽积或者秽迹之义的单词出现,并且现在的秽迹还是早期秽积的传抄错误所致,在最早的敦煌手抄本里是秽积,而不是秽迹。另外据日本真言宗阿阇梨道盛法师的资料查找考证,日本弘法大师空海本人从唐朝请回的所有经文目录,都记录在他编写的《御请来目录》一书中,此目录中只有乌芻湿摩仪轨,而没有任何秽迹金刚相关仪轨。并且在阿阇梨之前学习的课堂上,其他阿阇梨老师也是如此宣讲的,这是日本学术界的定论,即空海大师所请回的密教经轨中没有秽迹金刚,只有乌芻湿摩。而后来日本出现的秽迹金刚相关仪轨则是由日本天台座主慈觉大师在晚唐时期由中国请回日本的。另外,在藏传大藏经《甘珠尔》中,秽积金刚只有一个看上去和敦煌手抄本32字有着一一对音的咒语,和一个后人写的赞颂。但《甘珠尔》中却有着正规且完整的大威力明王的经文仪轨。这就奇怪了,如果秽积金刚咒是古代西藏译师们从印度取经取回来的话,那么就应当有对应完整的经文出处,但事实是根本就没有经文出处!如果秽积金刚是有梵文经文出处的,那为何在藏传大藏经中却没有对应的正规佛所说经文的出处呢?而只有一个后人写的赞颂呢?并且藏传版大藏经中收录的秽积金刚咒看上去几乎就是对汉传敦煌版32字的倒翻版,无解的字依旧无解,错误的音依旧错误,这侧面的印证说明了什么?不用笔者下结论吧!藏传《甘珠尔》中本身就有很多从汉传倒翻过去的经文和咒语,比如《地藏十轮咒》等等,不胜枚举!另外秽积金刚的名字,为何和咒语中出现的本尊名字完全无关,且根本不一样,这样的名字是谁起的?本尊不是污秽的,所以不能叫不净金刚;本尊不是由污秽堆积而成的,所以不能叫秽积金刚;本尊的功用不是用来除秽的,所以不能叫除秽金刚,所有这些名字都是非常不正规且没有任何出处和梵语单词支持的叫法!可以看出,本尊在这篇经文中,最主要的功用是降魔!降伏别人降不了的魔,不管你是天上还是地下的,他不怕污秽,是因为此本尊是忿怒尊与火有关系,本尊的名字叫ucchuṣma,此名字就与烈火有关系,火不怕任何污秽,任何污秽都无法污染火本身,令火熄灭,火能焚烧一切污秽,所以在其他经文中本尊又被称为火首金刚,因为他与火有关系!他也叫mahābala大力金刚或大威力明王,因为他具大威力能降伏一切魔,别人降伏不了的魔他可以!所以被称为具大威力者大威力忿怒金刚,而不叫什么不净金刚、秽积金刚、秽迹金刚、除秽金刚!本尊是降魔的忿怒金刚,不是清扫污秽垃圾做清洁的清洁工,只能说本尊不怕污秽,不会因为污秽而使咒语失效没有灵验,不避净秽,持诵此本尊咒语都一样有效的,因为其他有很多咒语是怕污秽的,如果脏了会使相关咒语法术失灵的,但此咒不惧污秽一样有效灵验!我们不能因为在经文描述中此本尊不怕污秽秽物就认为本尊是清洁工,乱给本尊起那样错乱的名字,那样是辱骂圣者!根本没有所谓的秽迹金刚这个名称,只有乌芻澁摩或者乌刍瑟摩或者大力金刚或者大威力明王,这才是本尊真正的正规的名字,请不要再乱叫了!这位本尊的咒语因为太过灵验而被删改,错乱了一千多年不为人知,令许多人望咒却步,这一千多年的谜团如今已被笔者解开;他的名字被歪曲错改,已被叫错了一千多年,如今也要被修正!所以,下次请称呼本尊为大威力明王或者大力金刚或者乌芻澁摩吧!不要再叫秽迹金刚了!学佛是为了追寻真相,而不是知错不改,这就偏离了正道!此43字梵咒版秽积金刚2015年发布后,在教内引起极大震动,不亚于一场地震,引起很大争论,但很多网友持诵后灵验异常,并作了很多反馈,笔者精选了一些感应事例已经发布在公众号里,请参看以下文章:原《穢積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經》经文末尾没有任何征兆的戛然而止,没有一般经文结尾的模式文句,很像是有头没尾。而《穢積金剛法禁百變法門經》的开头,则没有一般经文开头模式的文句,末尾却有结尾模式的文句,很像是无头有尾。并且《穢積金剛法禁百變法門經》中除去道教符咒的部分后,剩余的其他部分很明显就是《穢積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經》中未完的延续,这两个部分合二为一,才能成为是一部完整的穢積金剛经文。那为何被一分为二了呢?很有可能是为了插入那些道教的符印部分。如果硬生生的把这些道教符印插入到《穢積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法術靈要門經》中,则肯定十分生硬不协调,会被人明显看出是伪经,所以将原经持咒作法的后半部分另起一部经,并将符咒部分插入到这单出的后半部分经文的中间部分,就显得没有那么生硬了。但聪明人还是能看出来这部分符印绝对不属于佛教内容,不是来自于印度本土,印度本土没有这种有着明显道教特色的符印,竟然还有“急急如律令”这种道教咒句,并且还将“爾時穢積金剛說此呪已”改成了“爾時穢積金剛說此符已”,这一篡改的痕迹十分明显,就是为了迎合中间插入的道教符咒部分。据教内的一位阿阇梨说,这一段被插入的符印部分,确实不属于原本经文,而是来自于道教,因为秽积金刚法早已被道教吸收了,并且也流入了民间。那么是谁绘制了这些符印呢?我们如今无从得知,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些符印就不会灵验,历史上还是有很多这些符印灵验的故事可以考证的,这些符印仍然可以按说明去使用,以前也是有如法效验案例的,但这部分后加的道教符印确实不属于原版经文。所以在此,将原先被硬生生分割成两部的经文合二为一,重新恢复成一部有头有尾完整的穢積金剛经文,再将这段被后人插入的道教符咒部分,按照一佛乘所找到的古老手抄本资料中这段道教符咒原本的文本名称,恢复原名《穢積金剛神符變病及延年法》,单独另起一篇文章一并列出,以供参考。
No. 1228
穢積金剛說神通大滿陀羅尼
法術靈要門經
北天竺國三藏沙門阿質達霰唐言無能勝將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尸那國力士生處跋提河邊娑羅雙樹間。爾時如來臨入涅槃。是時有無量百千萬眾天龍八部人非人等。啼泣向佛四面。哽咽悲惱而住。爾時復有諸天大眾。釋提桓因等。皆來供養。唯有螺髻梵王。將諸天女。依於四面圍繞而坐。前後天女百千萬眾。共相娛樂。聞如來入般涅槃而不來覲省。時諸大眾為言。今日如來臨般涅槃。是彼梵王何不來耶。其王必有我慢之心。而不來至此。我等徒眾驅使小呪仙。往彼令取。作是語已。策百千眾呪仙。到於彼處。乃見種種不淨而為城塹。其仙見已。各犯呪而死。時諸大眾怪未曾有。復策無量金剛。亦令持呪而去。乃至七日無人取得。大眾見是事已。倍復悲哀。是時如來愍諸大眾。即以大遍知神力。隨左心化出不壞金剛。即於眾中從座而起。白大眾言。我有大神呪能取彼梵王。作是語已。即於大眾之中顯大神通。變此三千大千世界六返震動。天宮龍宮諸鬼神宮。皆悉崩摧。即自騰身至梵王所。以指指之。其彼種種穢物變為大地。爾時金剛至彼報言。汝大愚癡。我如來欲入涅槃。汝何不去。即以金剛不壞之力。微以指之。梵王發心至如來所。爾時大眾讚言。大力士。汝能有是神力。取彼梵王來至於此。時金剛即報言。若有世間眾生。被諸天惡魔一切外道所惱亂者。但誦我呪十萬遍。我自現身。令一切有情隨意滿足。永離貧窮。常令安樂。其呪如是。先發此大願。南無我本師釋迦牟尼佛。於如來滅後。受持此呪。誓度群生。令佛法不滅。久住於世。說是願已。即說大滿陀羅尼神呪穢積真言曰。時彼金剛說此呪已。復作是言。我於如來滅後常誦此呪。若有眾生請願受持此呪者。我常為給使者。令所求如願。我今於如來前說此神呪。惟願如來於真際中照知我等。世尊。若有眾生。多被諸惡鬼神之所惱亂。誦此呪者皆不能為害。永離苦難。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救療萬病者。先持此神呪四十萬遍。見有病者。治之有驗。無問淨與不淨。隨意驅使。我當隨從滿一切願。若欲令枯樹生枝葉者。取白膠香一大兩塗樹心。楊枝呪樹一百遍。日三時至滿三日即生華果。若欲令枯泉出水者。淨灰圍之。取井華水三升置泉中。於寅時呪一百八遍。水如車輪涌出。若欲令枯山生草木。取鑌鐵刀一口。於四方圍山。呪三千遍。七日滿即生。若欲令野獸歸伏者。取安悉香。燒向有獸住處。呪一千遍。其獸至夜間。並集持法人門首。歸降如人間六畜相似。隨意驅使。永不相捨。若欲夜叉自來歸降者。取桃柳枝十翦齊截。取水一石。煎取五斗。澇桃柳枝出。以丁香三大兩。乳頭香三大兩。白膠香三大兩。復和柳水煎取五斗。即置一破盆中。取一桃枝長三尺。攪水誦呪一百遍。一切夜叉羅剎皆來現。共行法人語。請求與人充為侍者。若令諸惡鬼神毒蛇蝎猛獸等毒心滅者。取淨灰。圍所居穴孔。普自出來。當微出聲。呪之一百遍。其蛇等一切蟲獸。各滅毒心不敢傷人。速得解脫。若令惡狗不傷人者。取食一摶。呪七遍與食。永不傷人。復不出聲。又法若令惡鬼自歸降人者。取水三斗。盛於銅器中。取淨灰俵之。默誦此呪一百八遍。其鬼自來歸於人也。若欲令惡人來降伏者。書前人姓名置呪人脚下。呪之百遍。心念彼人。其人立至。降伏捨怨憎之心。又法若令前人不信者。誦呪一百八遍。其人即生怨恨。若令如故者。依前法。若欲令人相憎者。書彼二人名號。於自足下。呪二百一十八遍。其人等便相離背。不相愛敬。若有相憎人令相愛敬者。即書取彼名姓。於自足下呪一百八遍。其人便相愛重。永不相捨。若有未安樂之人令安樂者。取前人名字書足下。呪三百遍。當為彼人發大誓願。我於彼時即自送無量珍寶。施與彼貧人悉得充足。又法若持呪人。求種種智求種種慧者。但誦呪十萬遍。自得種種大智慧。種種善辯才無滯。隨行者意。所須之者。並悉施與。若持呪人。求種種珍寶摩尼如意珠等者。但至心誦呪自限多少。我即自送滿其所願。若欲治人病者。作頓病印。先以左手頭指中指。押索文。即呪之一百遍。以印頓病人七下立差。若病人臨欲死者。先作禁五路印。然後治之即不死。印自。如是先以准前。以無名指屈向掌中。竪小指呪之百八遍。其患速除。若治邪病者。但於病患人頭邊。燒安悉香誦之。呪立除之。若治伏連病者。書患人姓名及作病鬼姓名。埋患人床下呪之。其鬼速奉名字。自出現身。便令彼鬼看三世之事。一一具說向人。其病速差。若欲令行病鬼王不入界者。於十齋日誦我此呪一千八遍。能除萬里病患。爾時金剛復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我此呪無効驗者。無有是處。欲令山摧者。取白芥子三升。上好安悉香。於山中疑有寶處。取鑌鐵刀一枚。畫四方為界。取淨巾一枚。香爐一枚。燒安悉香。先呪一千八遍。取白芥子四散。乃至七遍。作是法。其山自摧。若有寶之處。其藏神捨寶而出。任意用之。若欲令海竭者。先呪一千八遍。以金銅作一龍形。擲於海中。即時海竭。若欲令江河逆流者。取安悉香作一象形。無問大小擲水中。呪一百八遍。即時逆流。令依舊者。呪一淨石擲之水中。其水如故。若有雷電霹靂毒龍卒風惡雨者。即作止雷雹印。以左手中指無名指小指並屈掌中。直頭指。以大母指捻頭指中節上。誦呪呪之。以印遙指雷雹之處自止。若欲令一切鬼神自來歸伏為給使者。取水三升盛銅器中。以淨灰圍之。即作都攝錄印。以二無名指並屈掌中。令背相倚。二中指頭相捻。二頭指及小指各如開華。以大母指捻頭指中節。默呪一百八遍。其世界內所有諸惡鬼。並來雲集。自現其身。捨毒惡心。任行人驅使。若有百鳥與人作怪者。即向鳥作怪之處。誦明一百八遍。其鳥自來而死。若禁山者。所至之山。誦呪百遍。大叫三聲。即作禁山印。以左手無名指小指屈於掌中。直竪中頭大母指等。並直竪。向上印之七遍。即却行七步。復七印山。其山中即一切鳥獸。並移出山。若作此印呪七遍。以印向空中印三七度。其空中毫塵不遇。若欲令人不語者。書前人姓名。向口中含之。其人口不能言。吐出即語得。若誦一切諸呪。先須作壇。若誦我此呪者。即勿須作壇。但刻一跋枳囉金剛榼杵。於佛塔中或於靜室中。用香泥塗地。隨其大小。著種種香華供養。安杵壇中。呪一百八遍。其杵即自動。或變作種種異物。亦勿怪之。更誦呪一百八遍。其杵自去地。三尺以來。或五六七尺。乃至一丈以來。持法之人。即須歸依懺悔發願。我於彼中。即現真身。隨行人意。所願樂者。並皆速得如意。我即與授菩提之記。即得身心解脫。先須誦十萬遍滿。然後作法。若課未充。不得效驗。爾時穢積金剛說此呪已。大眾同聲讚言。善哉大力士。汝能說是大妙之法。令諸眾生皆得解脫。爾時金剛復白諸大眾。當知我於汝等。此法若流行之處。我等大天。常當護此行法之人。助令成就。是時金剛復作是言。若有眾生行此法者。我即往彼。現其人前。所求之者。我亦施與。令彼得種種變現。種種神通。所作無礙。常須念我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即常隨逐之。令一切法皆助成就。爾時金剛說此法已。大眾倍加悲喜。及諸天龍大鬼神等。各奉聖言。禮足而去。歡迎轉發流通!
請勿改動咒語,讓更多的人得到正確的梵音咒本。
如有疑问请咨询我们我们会尽力为您解答!
随喜讚賞译者
请于下方扫码

您的讚賞支持是我們繼續前行動力
有任何問題歡迎聯繫
電子郵件信箱: 594154084@qq.com
資料分享QQ群: 881290753
資料下載網站:https://amitamantra.com
資料下載雲端: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V_j3anqAwVVSIE0FYBXnWoz7tciVBdC?usp=shar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